陶瓷香炉古代陶质和瓷质焚香用具。亦称“香熏”。始于三国,当时造型多作敛口扁圆腹的罐形或盆形,多数装双耳,也有装丁字形提梁或无耳的,器腹镂几排小圆孔,底有圈足或三矮足。江苏宜兴周处墓出土的西晋香炉,圆球形炉体,上镂三层三角形孔,顶部塑一鸟钮,炉底及承盘下各装熊足三个,造型端巧玲珑。东晋熏炉趋向经济实用,五层香炉,管状口,圆球体炉身置于豆形承盘上,体积较小,式样大方。唐以后熏炉摒弃带承盘的造型,炉底改为三足或五足,也有作花瓣喇叭座的,香炉,式样很多。





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,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。西汉之前,人们使用茅香,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,虽然香气馥郁,多层香炉,但烟火气很大。武帝时,南海地区的龙脑香、苏合香传入中土,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,下置炭火,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,香味浓厚,烟火气又不大,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、巧夺天工的博山炉。六朝<咏博山炉>诗曰:“上镂秦王子,驾鹤乘紫烟”,唐李白<杨叛儿>诗云:“博山炉中沉香火,双烟一气凌紫霞”,记述的都是博山炉熏香时---缭绕的迷人意境。
两汉时期,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---的生活之中。1968年在河北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就是见证,其造型和工艺已达到高峰。除了博山香炉之外,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炉。
香炉起源于何时,尚未有定论,赵希鹄<洞天清禄集·古钟鼎彝器辨>:“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,故无香炉。今所谓香炉,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。爵炉则古之爵,狻猊炉则古踽足豆,香球则古之鬵,其等不一,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。惟博山炉乃汉太---所用者,香炉之制始于此。”
东汉越窑褐釉香熏,它造型生动,质朴自然,铜香炉,不带托盘。这尊香熏由上下两部分构成,可以自由开启,上半部由三层含苞欲放的莲花瓣图案构成,每排莲花有十一瓣,抽象成三角形状,每个花瓣上刻有大小不等的花茎,十分清晰。盖顶饰有一精美的小鸟,亭亭玉立,眺望远方,下半部为圆柱形空心支柱。
香炉-五层香炉-青岛辰华机械()由青岛辰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提供。青岛辰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(www.qdchenhua.com)在数控机床这一领域倾注了诸多的热忱和热情,青岛辰华机械一直以客户为中心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、以品质、服务来赢得市场,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,共创成功,共创。相关业务欢迎垂询,联系人:袁喜传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86010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07438002.html
关键词: